“家门口就业幸福感更强。”“小康生活里一定有党支部带着我们向前跑。”透过村民们的淳朴话语,感受到幸福的日子千姿百态。
支部有作为、群众得实惠。富蕴县以“一村一品、一村一特”为抓手,坚持党建引领来激发发展活力,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,催生“党建+产业发展”的共富效应。
冬日的早晨,天蒙蒙亮。富蕴县库尔特乡阿舍勒村民库兰·木太勒甫收拾利落,走出家门。经过森巴提·波拉提家时,冲着门里喊了声:“走,上班去!”俩人说笑着,一同走向家门口边的牛羊肉乳制品加工厂。
↑牛羊肉乳制品加工厂的员工将真空的新鲜羊肉打包装进礼盒 也西布拉提·也里开西摄
同一时间,库尔特乡达拉阿吾孜村民努尔波力·吾拉孜拜坐在车上,催促着还在照镜子的妻子:“走啦,上班去啦!”
这是库尔特乡村民成为产业工人后,一个普通的早晨。和城里人一样,许多村民习惯了朝九晚五上班族的生活。早上9时左右,是村民们上班的高峰期,在路上遇见,大家都会打声招呼:“走,上班去!”
阿舍勒村和达拉阿吾孜村相距3公里,两村曾是自治区级贫困村,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后,发展的底气更足了。但面对人多地少、富余劳动力多的相同现状,阿舍勒村党支部和达拉阿吾孜村党支部决定“手拉手”,以共同需求为出发点商议:村里富余劳动力有一百多人,就业是村民致富增收最快、最可行的路子。
说干就干。围绕“党建先行、引领发展”这一关键,两村积极推行“党支部+产业+农户”模式,按照需求相近、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原则,去年,在县委的大力支持下,占地1600平方米的牛羊肉乳制品加工厂坐落在两村之间,打开了“抱团取暖”的产业发展新局面。
↑富蕴县库尔特乡牛羊肉乳制品加工厂的员工将真空的新鲜羊肉装箱 也西布拉提·也里开西摄
车间里一派忙碌,女工们正麻利分装真空好的新鲜羊肉。扎克拉·阿格木汉能干肯吃苦、聪明好学,很快脱颖而出。她介绍,以前村里就业机会不多,单身年轻人出去打工。如今家门口有了加工厂,对于她这样有家庭的妇女来说,不仅能靠双手挣钱还可以顾家,是实实在在的福利。
“勤劳致富”成为看得见的激励。村民告别传统的放牧种植,成了每月领工资上班,产业工人更是他们引以为豪的称呼。乡村产业发展,为群众小康生活铺上暖心底色,村民感慨道:“幸福日子到来了!”
党建引领“铺路子”,产业发展“迈步子”。富蕴县通过引导市场资本向农村转移,积极探索发展壮大产业的有效途径,以产业兴旺带动群众致富,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能力,夯实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。
下一步,富蕴县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,吸引青年回村、能人回归、引凤还巢,打造一支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“三农”人才队伍,为乡村振兴再注入人才力量。
通讯员:赵雪月